2021年4月29日下午5点,四川音乐学院副校长、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会长牟文虎教授,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小墨受邀出席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开馆展——《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实验艺术学院钟舒博士受邀担任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小墨的新媒体艺术作品《RETURN》受邀参展。
本次展览由钟成担任出品人,蒲果毅担任总策划,许燎源、李江作为艺术顾问,李文波担任项目统筹,朱成、邓乐作为学术主委,钟舒担任学术主持,邹佩吟担任策展人,郭珏岑担任执行策展人,何思敏担任策展助理,魏长武担任展览统筹,HUAWEI 智慧屏、葡耳生活、四川省雕塑学会、四川省雕塑协会、许燎源现代艺术设计博物馆作为支持单位。
本次展览在主题《破茧》之下,围绕“新科技、新艺术、新融合、新天地”展开,通过对非物质性与时间和空间的质疑,展示艺术家运用在物质三部曲呈现的多感性、反馈性、多元性、虚拟性和沉浸性的认知特性。集结到全国范围内在新媒体领域探索实践的23位(组)艺术家,用科技的力量展现传播艺术的多维形态。
“每一次新媒介的诞生对艺术来说都是一次迭代更新的机会。”在学术主持钟舒看来,本次展览正是“媒介与物质对话下的产物”。“理解新媒体艺术,‘媒介’是一个有效的通道。新媒介为当代艺术的生产、流通开启了全新的机制和美学。当下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态势,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抑或艺术他律的必然。媒介在艺术发展的数千年以来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弥足的重视,理解媒介以及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至关重要。审视当下的新媒体艺术展,其主题的观念性、形式的丰富性、媒介的多元性对沿用单一的知识结构、纯粹的艺术美学或传统的艺术经验与审美范式均提出了挑战。可以说,一场新媒体艺术展就是一场超文本的演练、链接、流动、交互在艺术与媒介中交织与游走。”
回溯本次《破茧—新媒体艺术展》的“新”彰显了四个维度上的新:新艺术、新科技、新融合与新天地。新艺术强调观念与形式的创新,即新媒体艺术的“新”显示一种不断变动迭代的艺术形态;新科技着重科学精神和技术手段的革新,艺术与科技联姻深化时代精神;新融合,是媒介材质的实验与碰撞,展现百花争艳的艺术开放心态;新天地,彰显“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国家美育号召下的不可阻挡的未来之势。
此次参展艺术家为:ASM小组、白·科技实验室、白小墨、陈铖、邓筱、低科技艺术实验室、黄铁舟、李江、廖一百、李娜、蒲果毅、彭显锋、王维思、王苡沫、徐戈、许毅博、肖珣、张小涛、张增增、张翔、朱成、朱明、周雯静
徐戈 《Sound Flower》2021
声音装置 不锈钢 定制声音模块 Led 2.5米
张小涛 《算法·景观》2021
多媒体装置 尺寸可变
周雯静 《她 Elle》
彭显锋 《云工厂》2021
纯净水、泡泡液、电机等 50cmx50cmx50cm 2021
白小墨 《RETURN》2019
声音装置、激光装置(激光灯、亚克力、扩音器、计算机) 尺寸可变
邓筱 《“奇点” 系列》
不锈钢 直径 1.2m
陈铖 《观看之道》2021
不锈钢铸造 不锈钢锻造 镜面精加工 115cmx50cmx300cm
蒲果毅 《云罗天网》2021
红外线感应装置
从展览类型上看,本次展览涵盖了投影增强现实、激光交互装置、影像装置、声音艺术、数字灯光装置、光影装置、视频动画与综合材质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艺术内容上,囊括了媒介传播、人机关系、观看机制、消费文化、娱乐再现、大数据批判、计算机控制、时间与存在、沉浸交互、记忆模式、数字生命、物理哲思、艺术信仰、数据隐私、人性思考、文化隐喻、身份与声音艺术等。
开幕式过程中,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音乐学院副校长、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会长牟文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李树,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校长钟成,本次新媒体艺术展的参展艺术家代表,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新一代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小涛相继致辞。
当天下午2点,展览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在学院举行。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小墨在本次研讨会上以"无时之声"为题目做主旨发言。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白小墨梳理了自二十世纪以来的以时间作为线索的音乐作品和空间艺术作品,阐述了他对“作为空间艺术的的声音装置作品”的创作思考:强化、突出声音的微观结构的同时,弱化、淡化作品声音部分的时间性结构,以此赋予声音装置艺术作品空间属性。以计算机编程为手段、信息转换为本质、跨媒介交互为特征,并将声音作为作品的核心媒介,是此类作品的主要特点。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