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时代的印迹—记戏文系09级建川博物馆课外教学实践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2/5/3 11:24:00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在系党总支褚明蓉书记,办公室王安维主任,宣宁老师和辅导员康涛老师的带领下,戏文系09级全体同学乘车到位于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参观学习。
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分成三组由解说员带队进行参观游览。建川博物馆由樊建川先生创建,坐落于大邑县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展馆。由于时间紧,我们参观了中流砥柱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国防兵器馆、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等展馆。
在解说员的带领和讲解下,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了这一场对历史的特殊回忆和体验。首先来到的是:中流砥柱馆,它包括三个主题——“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细致并深刻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品质,也应了中流砥柱其着实分量的意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人站起来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体现。另一方面,日本敌军的残暴行为使我国人民深受苦难,然而,我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对战俘给予良好的安置。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贯宽容博大的胸怀。
随后,大家来到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对于烈士们如此英勇的表现,同学们深受感动!尽管烈日当头,同学们仍紧随解说员身后,听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或两三结伴低头仔细看着烈士脚下的叙述,小声讨论着。革命烈士伟岸的身躯在广场上显得特别笃定,“日本降矣!”几个大字则显得异常熠熠生辉。接着又到了红色广场和中国老兵手印广场,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红色都有着特殊的情结,然而,看着鲜红的老兵手印,每一个参观者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无限的敬意,那是对历史,对革命,对英雄们的讴歌!
接着步入了国防兵器馆。这里陈列了许多兵器,同学们认真地跟在解说员身后,听着,看着,偶尔点点头。趴在玻璃台上近距离得观察着那个时代的兵器,属于先烈的战斗力量——手枪,大炮,机关枪,坦克……大家都很兴奋,纷纷和这些国防兵器合影留恋,顿时有了些许穿越的意味。正在大家意犹未尽之时,同学们已经来到了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在走过一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经解说员介绍,这是为了让游客深刻体验到古代被裹了脚的女人们走路时的感觉,一种落差和不平衡感让部分女同学已经互相拉着手。三寸金莲馆的陈列物品和介绍,让同学们深刻地对裹足时代残忍社会现实的了解,同时也感叹时代的进步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而馆内最后所陈列的部分未裹脚女性的成功,强烈的对古代畸形审美进行了批判和讽刺。
接着大家来到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此馆分成三个部分包括: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进入馆内,每一位同学都自觉地安静了下来,好像生怕惊动了地震中不幸遇难的灵魂。2008年是那么特殊的一年,一个损坏的挂钟永远定格在了14时28分。那段记忆也被封存,然而对于国殇,人们的悲痛之情却丝毫封存不下来。过去快四年的时间,当大家又如真实般体验了这样一场地震的时候,沉重的心情已经毫不动声色得爬上了同学们的脸庞:废墟中拿铅笔的小手,孩子脖子上脏了的红领巾,手机里妈妈对孩子的留言——孩子,请记得,妈妈,爱你!对于这样一位幸运的孩子来说,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还有已经长到三百斤的“猪坚强”,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此,历史的记录,让我们深思!
中午,大家分别组成小组在别具一格的人民公社大食堂,阿庆嫂休闲庄吃了午饭,竹林,溪流,让同学们在离开繁华都市的同时体验到郊外新鲜的空气。下午,大家还陆续参观了:川军抗战馆,不屈战俘馆,飞虎奇兵馆,红色年代镜面馆,生活用品馆等等。这些展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对时代印迹的尊崇和敬仰。
下午4点,整队归校,在车上同学们经过短时的交流和讨论后都疲惫不堪,纷纷打起了盹儿,倦容里是同学们的对此次参观的无限回味。在同学们的笔记和相机里,呈现的是一场对历史的再记录!
通过此次建川博物馆之行,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进一步真实体验和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对整个专业领域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取材,打牢了坚实的基础。似乎也将整个时代历史的重大任务做了一个星火传承,历史,是一部读不厌,悟不透的宏大巨作,而时代精神,更是同学们时时刻刻应当去领悟和传接的。让我们轻一点,听听历史的声音,让我们快一点,做新时代的领头人。
此次课外教学实践是我系专业教学的一个部分,通过实践,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力的促进了我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