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为帮助同学们了解目前的博士招考制度,以及给有意深造的同学答疑解惑,4月22日18时,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举办的博士教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4期,由邓欢老师主讲的“考博经验交流分享会”在腾讯会议直播平台正式展开。老师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专注聆听讲座,踊跃参与讨论。
讲座伊始,邓老师提出了“你真的适合读博士吗?”“究竟哪些人适合读博士?”、“读博读的究竟是什么?”等几个问题,这些正是不少同学感到困惑,并想了解的问题,于是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与热烈讨论。由问题出发,邓老师将讲座分为七个部分,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01博士教育
邓老师简要介绍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三大学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机器与零件”这一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不同学位在知识广度、知识深度与研究能力几方面的不同。邓老师着重介绍了博士阶段是对硕士与学士阶段质的飞越,即博士学位意味着学生从学习阶段步入到学术科研阶段,从借鉴模仿阶段步入原创发明阶段。邓老师由此总结出:博士教育是基于广博知识积累之上的专精教育,并且在研究领域越发狭窄的同时,研究深度也逐渐增加。
02哪些人适合读博士?
邓老师首先询问了同学们是否有将来读博的打算,同学们在评论区进行了积极的回应。随后邓老师将读博意愿分为“只是随波逐流”与“拥有人生规划”两类,并分别结合多种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说明。邓老师提出:相对而言,对科研具有高度热情、具有高校谋职需要或工作上具有博士学位需求的人群适合考博。在此节末尾,邓老师再次做出“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读博应出于自身科研兴趣与现实需要”的强调。
03申请考核制
邓老师从定义、流程、特点、与统招制度对比四个方面出发,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高校博士招生的主要方式——申请考核制,即学院或学科根据导师意见进行的自主招考形式,并指出“申请考核制与统招制度难易对比”的问题,再次引发同学们讨论的热情,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了当下考博制度,并提醒未来打算考博的同学要提前做好准备。
04申请的准备
邓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申请阶段的准备工作和复试环节的注意事项。在申请阶段,需要做好五点准备:①在硕士期间就要做好相关准备;②提前确定要报考的专业与学校;③了解申请学校的招生细则,随时关注招生政策的变化;④提前通过邮件或面见的方式与导师进行联系;⑤在进行网上填报的同时准备好相关纸质材料。邓老师通过“硬通货”的生动比喻,向同学们着重强调了在硕士阶段写作(甚至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重要性,并为没有科研论文的同学提出“文献综述”与“加工平时小论文”两种替代方式。邓老师还从面试专家组、面试内容、录取原则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申请考核制中的面试环节,并在最后提出“考博一直在路上”的忠告。
邓老师从博士学制出发,对读博的一般过程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博士期间毫不懈怠、勤奋钻研、积极上进的重要性,推动同学们对博士学业情况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随后对“读博读的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读博读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科研能力、学术资源和学术规范。
06读博的优势与代价
邓老师指出,读博具有开拓视野、提升格局、升级认知、提高能力与层次等作用。然而,同时,读博可能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①打乱原有生活规划;②牺牲娱乐时间,身心压力较大;③可能遇到意外挫折;④延期毕业所带来的身心负担与时间花费等等。此外,邓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读博经历,告诉同学们,无论立足何处、所处环境如何,我们都应保持自信、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使得自己能够拥有足够资本以立足世间。
07建议
讲座最后,邓老师对有考博目标的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①做好规划,有的放矢 ②勤奋学习,善于积累 ③把握机会,充分利用 ④多找导师,沟通交流。
邓欢老师关于考博经验分享交流的讲座内容丰富有趣、精彩纷呈、意义深远,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但也正如古人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座之下,有着考博目标的同学们也要多加积累知识与经验,为考取理想学校做好充分准备。只要不断努力,总会梦想成真!接下来的一周还将陆续开展几位博士教师的讲座,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其中有所收获。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