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系师生滇北采风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0/5/6 11:27:00
时间:2010年3月10日——2010年3月18日
路线:成都——丽江——迪庆——丽江——成都
带队老师:刘奇琦、郝与凯、
学生:刘泓池、赖美璇、李冬月、许诺、李静、刘鹏
目标:滇北多民族杂居地区原生态民歌、独有宗教音乐、特有风土民情。
2010年3月10日,作曲系2006级六名学生及两名老师踏上了前往滇北地区的征途,由于交通状况,饱受长途颠簸后,师生们终于抵达了第一个目的地——丽江古城。
12日,师生们到了采风的第一个据点。这是一个纳西族和彝族杂居的山寨,位于距离丽江古城约40分钟车程的拉市海边。山寨位置较高,山路狭窄,只能依靠马匹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村民非常热情,因为大家不会骑马,需要有人带。云南百年不遇的大旱,很久都没有下雨了,一路上,尘土飞扬。牵马的师傅一路上都用歌声陪伴着我们。纳西族汉子们的嗓子极好,嘹亮而不尖锐,用大家听不懂的语言表达出丰富情感。
同学们首先到访的是一户彝族人家。主人们围火而坐,就着烤土豆喝着自酿的酒。说明来意之后,主人们很热情地邀请大家一同坐了下来,给同行的男同胞斟满酒杯,歌声从酒杯中满溢出来,漫溢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如堂屋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灼烈着全场的气氛。推杯换盏之间,日头已改了方向。
回到山脚,太阳已经快斜下去了。阳光就斜斜地洒在拉市海的水面上,如浩瀚星光洒进了眼前这一汪碧水。随着小船划开平静,水下那些五彩斑斓的水草轻轻摇动,洗去一路的风尘。
此次采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访问和力民老师
“和力民,1955年12月生,中国云南省丽江市贵峰三元村人,纳西族,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纳西族东巴教图画象形文字经典、纳西族地区宗教和金沙江岩画。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工作。1984年9月至1986年8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班进修中外哲学和宗教学。1993年10月被云南省社科院破格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8月被云南省人事厅破格评为研究员。现为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人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中国古代科技史学会会员,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会员,云南省民族学会常务理事,迪庆州纳西学会理事,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调查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丽江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丽江地区老干部书画协会顾问,丽江东巴文化传承协会副会长,玉龙县民族文化与社会性别研究会副会长,丽江纳西文化研习馆负责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分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在职研究员。
自八十年代初,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纳西族东巴教经典和东巴教习俗的调查、翻译、整理和研究,徒步走遍滇川两省纳西族地区,拜访百余位东巴大师,翻译百余本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经典,参加大型的百卷本《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翻译出版工作,自己翻译完成12卷本,达474.5万字。自九十年代初,发现和考察金沙江岩画,调查并收集破译纳西族地区的勒巴歌舞文化。与人合著《云南岩画艺术》,撰写《丽江县县志•东巴文化志》、《中国少数民族大词典•纳西族卷•东巴文化词条》等志书和辞书。九十年代始致力于东巴文化的传承实践和研究。1998年创办丽江纳西文化研习馆,在云南省丽江市贵峰三元村建立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开办东巴文化夜校,在原生地恢复东巴教祭天、祭自然神等仪式。培养年轻东巴学子20余人。2002-2005年参加中国-欧盟合作的科研项目——中国村庄的可持续性前景研究。2003-2005年独立完成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纳西东巴经书数位典藏编目工作。2006-2007年独立完成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珍藏东巴经译注八种》的释读、翻译、研究工作。曾应邀到西欧瑞士苏黎世大学、香港、台湾、奥地利、日本讲学。
二十多年来,已完成601.095万字的研究成果,其中著作2本,译著12本,研究论文68篇。有《简论原始宗教的基本性质和形态特征》、《论东巴教的性质》、《东巴什罗源流考略》、《论东巴教的派系及其特点》、《金沙江岩画的发现和初探》、《金沙江流域夯桑柯岩画的考察与研究》、《东巴文源于金沙江岩画》、《试论东巴文化的传承》等。其中一些文章在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和波兰等国家发表。作品曾多次获云南省和丽江地区的奖励。”
经过一天的等待,我们终于见到了和力民老师。和力民老师个子不高,很瘦,表情很严肃。他的亲自到访让我们感到有几分受宠若惊。和利民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东巴教的情况:
“东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的宗教,历史悠久,主要为纳西族人信奉。东巴教有自己的文字、纸张、经文、仪式。东巴教的祭司被称为东巴。”
同学们这次主要收集的是东巴教各种仪式中的音乐——也就是唱经。
东巴教的主要仪式分为几大类:
祭祀——包括祭天、地、自然等各路神灵。
请神——请各路神灵为大家赐福
祭署——向大自然忏悔人类的过错,原谅人类的滥垦滥伐,免除洪水地震等重大灾害。
祭风——用于白事,超度亡灵。此类经文最多,根据逝者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去世理由都有不同的经文。
祭丁巴什罗——东巴过世之后的开丧仪式
素神——用于红事,婚嫁的祝福
攘鬼——驱散恶灵
占卜
东巴不同的经文都有不同的曲调,不同的地区也流传着不同的唱法。有上万的数量。对于这点同学们很好奇。和力民老师详细解答了大家的疑惑。东巴的经文原来并非是一字一句完整的。历代都靠手抄与口传心授来传承。东巴的经文都是提醒式的,有结构,有大意。每一句只有关键的提示,或一头一尾,中间的连接部分全靠东巴本人造句。当然大部分是从师傅那里继承而来,但是不同的东巴有不同的造句方式,于是不同的地区对于同一个经文就有了不同的唱法。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现代音乐中某些几率音乐(偶然音乐)的做法,依靠记载来确定结构,即兴中间的部分。和力民老师讲解同时也为我们演绎了一些同样经文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唱法。
对于东巴音乐的器乐部分,和力民老师也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器乐以打击乐为主,辅以法螺等天然材质的乐器。
此后,和力民老师唱的很多经文,最大的特点是结构严谨,跟之前采到的民歌有很大的不同,有很重的加工痕迹。不乏很多曲调优美,委婉动人之作。
祭天的经文,铿锵有力,仿佛置身于苍茫宇宙之间。曲调平缓,半说半唱。
祭风的经文,飘渺而虚无,如无实质一般飘飘荡荡。曲调中有很多半音的进行,乐句与乐句之间环环相扣,呼吸之间将断未断,绵绵不绝。
在祭风之中专属于情死的经文,极为动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极尽缠绵悱恻之能事。
祭大自然的经文听到了三个不同的版本,也很动听。
攘鬼和请神的经文很像,基本上动机都是相同的,只有句尾(终止式)有区别,这也算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唱到尽兴之处,和力民老师当场跳起了东巴舞,阳刚而神秘。当时唱的是一个攘鬼的经文,正在这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丽江全城停电。霎时间,世界陷入黑暗。
点起蜡烛,不再说东巴的音乐,随意地聊起天来。和老师谈到了他的忧心,东巴的传承问题。尤其是在旅游开发以后,东巴就像一阵风一样,很多人关注。但有很多伪作流传于世,胡编乱造出一些东西,而真正的东巴研究却又陷入了困境。聊天之中,大家得知和老师对于纳西古乐也有研究,并且自组了一支纳西古乐团。
新的一天,师生们又踏上了新的旅途,从丽江出发,途径虎跳峡、中甸,前往卡瓦格博。一路上风光无限,不论是虎跳峡的险峻,纳帕海的静谧,还是白马雪山的壮美,在天光云影间徘徊,仿佛都能听见从天际传来的歌声。清晨,拉开飞来寺酒店的窗帘,阳光照在卡瓦格博十三峰上,那神奇的景象映入眼帘。旅途中,同学们感叹着造物主的神奇,一草一木、一花一石,还有蜿蜒盘桓的小河,奔走于天边的云彩,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丝丝缕缕的光线,心中再也找不到比香格里拉更合适的溢美之词——心中的日月。
18日早晨,师生们满载着一路的收获,踏上归途。
此次采风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总结道:“采风是一种感觉,也许目的并不在于采到了什么,收集到什么,感受和体验就足够。但是不可否认,采集到东西是重点。返程以后整理音频时,比当时少了份热情,多了份冷静,更能分析一些东西。尤其在细听民歌部分的时候强烈地感到: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频繁,民歌的地域性不复存在。一些民歌中融合了其它地区民歌的元素。如果再不加以搜集和保护,民间保有当地民歌的机会会越来越小,歌者都不清楚那些歌是从哪里来的,是哪里的。而在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得同时,现代文化的肆虐正在一步步蚕蚀着民族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变成一句口号,一个借口。是否将民族文化改头换面,或者为商业披上民族的外衣就是在真正的保护。作为作曲工作者,又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将是一个长久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