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集团新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作曲系
  
作曲系
     News

高畅教授、陈国威、李轶希老师应邀参加上海“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1/10/25 18:13:00   


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办、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一流作曲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音乐形态学)、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的“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于10月18日-20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27篇,交流座谈三场,专家学术讲座六场(包括三位理论家和三位作曲家关于当代音乐作品和声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安排了中国当代钢琴作品音乐会、瑞士的巴洛克乐团音乐会、中国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等三场音乐会盛宴。 作为一次独具特色的学术交流盛会,主要是对我国作曲家特别是当代作曲家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及其新的发展、创作规律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和梳理。本次论坛的专家学术讲座特别引人注目,如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的《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的调性扩张技法研究——以中国当代作品为例》详细论述了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运用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调性扩张技法及其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的《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术特征》从研究作品音高结构、基本结构成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整体音高关系体系等现代和声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阶段性探索总结;上海音乐学院甘壁华教授的《音粒子、音线、音块、及其对位效应——中国“现代和声音响”系列研究之一》视图从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方法和理论来透析当代作曲家作品中的和声现象。作曲家金湘教授的《我的和声语言》结合他的创作作品如音诗《曹雪芹之四<西山泪尽>》、小交响曲《巫》等,对自创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以及和声与创作的关系、自己的创作感受等方面与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作曲家贾国平《设计与实践——谈我创作中的音高结构》通过他的作品《梅》、《清调》、《冰与火的幻想》、《翔舞与无极之野》等详细阐述了自己在创作中的音高设计与构建思路;作曲家叶国辉的《感知和声》通过他的作品音响如《深林的祈祷》、《声音空间11》、《致莫扎特》、《晚秋》等来阐释作曲家的感知和声、感知和音、感知音响的听觉体验。 本次和声论坛,我系高畅教授、陈国威、李轶希老师应邀参加,我系研究生程竞、常沁柯及本科生潘闵亚也参加了论坛。根据组委会安排,我系高畅教授在大会上宣讲了论文《五声性音集及其十二音组合》。论文对五声性音集可能的集合形态进行了完整细致的总结与归纳,同时对五声性音集的十二音组合形态作了全面的推导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创作中的关系。高畅教授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代表广泛的认可与赞同。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3522集团的新网站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