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十周年音乐季(系列报道)诺贝特•佩吉博士和陈嘉年教授作曲大师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0/23 11:03:00
2014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十周年音乐季系列活动之诺贝特•佩吉博士和陈嘉年教授作曲大师班,于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下午在四川音乐学院梧桐楼三楼学术厅正式进行。
今天下午的大师班分上下两场。上半场由诺贝特•佩吉博士(以下简称博士)主讲。博士的硕士阶段就读于朱丽亚音乐学院,博士阶段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曲系副教授、多伦多大学新音乐节音乐总监。作为加拿大最活跃的新一代作曲家,他被许多重要的音乐节与乐团委约,如北京现代音乐节、泰国国际音乐节、加拿大国家艺术基金协会等。他的作品曾获得美国莫顿•古尔德大奖和本杰明•布里顿作曲基金,近期他的唱片获得朱诺古典音乐(JUNO awards)作曲提名奖。
下半场由陈嘉年教授(以下简称教授)主讲。教授为加拿大作曲家,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现任教于多伦多大学。他曾两次获得朱诺古典音乐作曲大奖。他的作品涉猎广泛,包括歌剧、管弦乐、合唱、室内乐等。
参加此次课程的学生有余旋、周姝、刘鹏、李文心、任栖鸿、张传昊、罗传双。其中除刘鹏为本系硕士生之外,其余全为本科生。
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数众多、范围极广,包括校内校外的老师和学生,以及专家和教授们。
(一)上半场
上半场首先讲解的是余旋的《五重奏》。诺贝特•佩吉博士对余旋的作品的主要建议是,在乐器选择上不要随意,应当经过深思熟虑、很严谨地做出选择,而在乐器的使用上也应当更加注意细节。
其次是周姝的作品《冰•风•谷》(此作品获第八届“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会作品比赛的三等奖),博士非常喜欢,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点他个人认为可能更能使这首使作品出彩的一些意见,如让整首曲子再有一个明显的记忆块,在记谱上更加顺从演奏者们的习惯,尽管有时候那样看上去就不那么美观了。
最后是刘鹏的《Dance under the star》、李文心的《祈雨》。博士高度赞扬了刘鹏作品中的结尾与李文心的音乐设计与思维。但是,在音色结合与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上给刘鹏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音乐情绪、音响细节上给李文心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下半场
在下半场,陈嘉年教授对任栖鸿的《声声慢》(带伴奏的声乐作品)在伴奏方面的表达做出了肯定,但在旋律与歌词(如韵律、意境等)结合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而对于张传昊的《我记得的夜》(第二乐章),教授对其丰富的音色与作曲技法做出了赞赏,但在对于音乐审美这件事上给出了他的观点:“应当允许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有听众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即使与作曲者本人想表达的大相径庭也没有关系。”还有在音乐表达上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音乐不一定都是在讲故事。”最后一个是罗传双的作品《Axis》,教授非常喜欢他写的长笛部分,但在乐器的层次结合方面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今天下午的作曲大师班让大家获益匪浅,赢得了校内外师生的一致好评。
撰稿:丁乾城
摄影:胡维亚
审稿:高 畅
上传:芶 用
201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