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晚,2023成都当代音乐周《光之波》室内作品音乐会在城市音乐厅·室内音乐厅成功上演,由东京NOMAD室内乐团担任演奏、日本指挥家佐藤纪雄担任指挥。本场音乐会的八首当代室内乐音乐作品在理性、严密的构思基础之上,描绘出形态各异的音乐情景,带领现场听众们进入八个不同的世界里领略作曲家们创造的独特意境。
本场音乐会以作曲家刘奇琦的作品《这个世界的声音太多了》(为长笛、钢琴和弦乐四重奏而作,2023)拉开序幕。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精心设计了大量“幻听”音效,在音乐开始时在钢琴“带领”下逸散出来,交织成朦胧迷幻的别致景象。不同寻常的乐器站位让听众时常混淆声音发出位置,赋予新奇的听觉感知。整首音乐以理性构筑,好似神秘的低语,试图传达出某种不可言说的启示。
第二首是作曲家安承弼的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绣·湖》(2000),该作品由KUMHO文化基金会委约,于2000年3月完成创作。作品开篇构建出平滑、流动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音响不断变化,从最初谨慎地穿梭到后来自由地跳跃,仿佛一场音响的游戏,带动着空间一同变化。凌驾于作品中无穷变换的音响之上的,是作曲家理性的创作思维。正如作曲家在作品介绍中所说:“「绣」在这里呈现出针线移动轨迹的空间形象,绣针沿着针路一步一步地来回穿梭,而不至于因胡乱穿刺,破坏了布面的完整形状。”
第三首作品是作曲家赵曦应台湾长笛演奏家吴正宇之邀创作的《三弄》(无伴奏长笛独奏,2014)。作曲家从“桓伊三弄”的典故入手,极尽长笛之能事,运用并借鉴笛曲《梅花三弄》的音乐素材,将之解构重组,在理性且繁复的技法之中流淌出陌生而又熟悉的旋律,以不同的音响形态契合了“三弄”之结构: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
笛声仿佛还未散去,耳畔又响起了作曲家陈牧声的作品《禅之一·冥想》(为琵琶和弦乐四重奏而作 (2001/2018)。该作品为《禅(组曲)》的第一首,原为琵琶独奏而作,今晚演奏的琵琶和弦乐四重奏版本完成于2018年。叩击琵琶的声音响起昭示了音乐的开始,纤细的提琴声裹挟着听众的思绪,随着琴弓的上下移动缓慢飘向远方。作品始终以琵琶作为中轴线,整首音乐围绕着琵琶以理性的创作思维展开。作曲家凝练了十八种琵琶特殊演奏方式(十八式),演奏过程如同完成一次完整的冥想过程。音乐随着琵琶声部的结束慢慢收尾,音乐会的上半场也到此告一段落。
中场休息片刻后,下半场的第一首作品是作曲家近藤譲的作品《轮廓线》(为六个乐器而作,1999),由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颤音琴和钢琴演奏。作品以齐奏为特点,经过两件或以上乐器强调过的同一个音符音色变得极有特点,在音乐中形成了仿佛肉眼可见的数根线条,在作曲家理性的安排下在广阔的音程范围内独立上下跳跃,主导着音乐的发展。
下半场第二首作品是作曲家西村朗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光之波》(1992)。作品由四件弦乐器之间振聋发聩的震音“卡农”开篇,而后转入相对静态的滑奏片段。第一部分就在两种对比性强烈的音乐形象之间交错,并在稍后第二部分中得到充分发展。第二部分是作曲家在巴厘岛的“克查舞”(Kecak Dance)中得到的印象,作曲家精心设计的音色仿佛是宇宙发出的声音。音乐在最后回到了第一部分,以环状的形式结束。
第三首是作曲家景琦为九位演奏者而作的《纠缠的梦》(2023)。这首作品启发于梦境的错综交织,作品开篇以钢琴带动音乐进入梦境,相似的音色构成线条相互穿插、涌动,推动梦境走向神秘之地,音响场景的突变犹如梦中场景的破灭重组,最终音乐结束在飘渺悠远的音色之上。
本场音乐会以作曲家高为杰的作品《宅中赋》(为九位演奏者而作,2023)收尾。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疫情三年在家中与世隔绝之时,从窗外看见枯荣交替变化的世界,那种在惶恐中窥见希望的特殊情感。作品中“和谐”的音乐素材与“不安”的音乐素材交替出现、发展,最终结束在充满希望的“和谐”之中。
八首作品如同构建在缜密的思维上的楼宇,立足其上,可以观见音乐的浪潮。八首作品虽然形态各异,但共同的是理性之光贯穿始终,犹如一叶扁舟,载着作曲家在音乐之海中泛波,在茫茫海中找寻着珍宝,用以构筑出自己独特的音乐世界。
撰稿:朱逸仙
审订:刘鹏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