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下午,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和研究生处共同主办的“后调性音高组织理论体系前沿讲堂”第四讲《自由无调性——第二维也纳乐派早期创作的音高组织》在教学楼307教室如期举行,讲座由浙江外国语大学讲师王娟博士与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王艺播副教授主讲,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景琦博士主持。
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聚焦于第二维也纳乐派的勋伯格、韦伯恩和贝尔格三位作曲家在自由无调性阶段的创作中,音高组织逻辑上体现出的部分调性原则和背离调性的特征;第二部分重点梳理第二维也纳乐派的发展过程并对三位作曲家的相关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展示。
本次讲座上半场由王娟博士主讲,王娟博士首先介绍了自由无调性时期理论概要,从历史维度上讲,第二维也纳乐派的自由无调性阶段的作品体现出了部分调性音乐特征和尝试对这些特征寻找新的音高组织进行创作的状态。这个状态既承接了浪漫主义时期晚期高度半音具有功能关系的调性运用,也开启了序列主义绝对半音化的具有序列关系的彻底无调性音乐的写作风格。
从音高组织关系上讲,自由无调性阶段其实是实现调性音乐的功能关系与无调性序列十二音音乐的序列关系的完全转化过程,它的音高组织关系也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环节,是非功能非序列关系。
王娟博士在研究中将这个阶段的音乐作品的非功能非序列关系划分成五个阶段,分别是:有调号(完整功能关系)、有调号(部分功能关系)、无调号(部分功能关系)、无调号(无功能无序列)、无调(序列关系),着重研究的是中间三个环节。
王娟博士主要从潜在与背离音高中心性,传统与新型三音和弦材料、结构与音响的交混,动机重复类型中的潜在与背离调性特征三个方面分别例举谱例进行分析讲解。并从音高表层动机布局、有序音级音程的呈现与线性对位的扩展、自由十二音初现三个方面对韦伯恩的作品进行分析。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得出结论,无论是在音乐创作思想、创作技法,还是音乐语言组织方式、结构形态上,第二维也纳乐派早期创作的自由无调性作品都是以摆脱调性音乐特征为写作前提,逐步实现“削弱甚至消除”传统音高中心性与和声功能限定关系,彻底改变传统音乐旋律构成与展开方式,不断尝试排列音高序进关系“自由”的音阶结构,及持续挖掘富于高度紧张感的“新型”和音音响关系等方面去颠覆传统音乐的创作特征和技法特征,直至新的音高组织体系的诞生。
下半场讲座由王艺播副教授主讲,内容是对第二维也纳乐派发展过程的梳理以及勋伯格作品《月迷彼埃罗》的分析讲解。在梳理之前,王教授简要介绍了勋伯格、韦伯恩和贝尔格三位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浪漫主义晚期的过渡性音高组织形式进行总结,主要是半音化、调性交织的连续体、特里斯坦和弦、游移主音以及神秘和弦五种形式。
第二维也纳乐派从有调——无调——十二音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六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浪漫晚期走向“无调”,主要对三位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音乐表达方式和经历总结。
第二个时期是勋伯格表现主义时期。表现主义诞生在20世纪,因为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表现主义主要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来呈现社会和艺术的手段,所表达的内容有时是扭曲的、异化的,它不一定像古典文化那样是美的平衡的。对勋伯格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王艺播副教授提炼出三个关键词,无调性、无主题、展开性变奏。无调性是作曲技术上的追求,无主题是关于音乐风格的问题,展开性变奏则是实现前两种美学追求的技术手段。
第三个时期是韦伯恩的无调性小曲时期,通过对韦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的节选谱例的分析提取出韦伯恩采用的音色旋律配器手段。进入到十二音技法的完善时期,王艺播副教授展示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笔记,从中了解勋伯格主要通过围绕核心音程动机的方式逐渐将序列思维融入十二音技法之中。通过对贝尔格自由十二音时期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贝尔格是将严格的十二音扩展为十二音场,以十二音为中心的一个延展。而韦伯恩极简十二音技法时期则是在音高不重复的情况下将序列形态种类进行压缩并且采用点描的表现方式,不再追求音乐线条,而是追求一种具有分离感的音响色彩的对应。
在对第二维也纳乐派发展过程梳理之后,王艺播副教授回归作品分析本身,对勋伯格的作品《月迷彼埃罗》op.21 No.8“夜”,以围绕核心音程动机的分析方式讲解了勋伯格在这首作品中对移位嵌套、混合嵌套、动机突变以及终止和弦的运用。
最后,王艺播副教授说到,关于无调性音乐作品分析的方式多样,例如无主题风格的分析,不局限于音程动机聚焦于音高上的分析,而是以一种更宏观的或者是更灵活的方式来面对作品。理论者对于音乐作品分析也可以选择更适合作品的方式来进行。
撰稿:马闻汐
指导教师:郭三刚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