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下午,由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和作曲系共同主办的“后调性音高组织理论体系前沿讲堂”的第九讲《基于“频谱”的音声结构研究》在教学楼307教室举行。本场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杨珽珽主讲,四川音乐学院刘奇琦副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本次讲座的标题进行解释,同时对频谱音乐的产生进行溯源;二是对频谱乐派代表作曲家的创作观念进行阐述,并选取经典作品片段赏析。
首先,杨老师对讲座题目进行分解,提取出“频谱”、“音声”两个关键词进行解释和定义。杨老师认为,对于频谱音乐这一影响深远的音乐事件来说,需要视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定义,并最终尝试对它进行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梳理:广义层面,或从史学角度而言,是指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一批严肃作曲家,从声音的频谱维度出发,结合声音、物理学等交叉学科,进行新音乐的探索;狭义层面,或从音乐创作角度而言,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一批严肃作曲家从电子音乐发展的经验中借鉴电子技术手段,从声音本身的声学属性出发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频率层面对声音材料进行处理,以此直接作为音乐创作的基本素材。
对于“音声”二字,杨老师提出这里的“声”是指未经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声音;“音”是指艺术加工后有规律、有组织的音调。对于频谱乐派作曲家来说,其音乐组织逻辑由“音高”向“声音”转化,即“音高”只是众多元素中的一个,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无限扩大,甚至到没有边界,或者可以用“声音”来涵盖。
随后,杨老师又对频谱乐派的产生溯源,她认为频谱乐派产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而事实上,科技迭代的涟漪仅仅推动了频谱音乐中技术的进步,观念的变化才是掀起海啸的真正力量。
下半场,杨老师则重点阐述频谱乐派代表作曲家特里斯坦·缪哈伊、杰拉尔·格里塞的创作观念,并选取经典作品片段进行赏析。
对于特里斯坦·缪哈伊的创作观念,杨老师将其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复杂声音”理论。缪哈伊提出的“复杂声音”概念其实是对音乐创作中出现的各类不同来源的声音材料进行归纳,并提出要对这些异质材料进行融合使用的理念。它并非是一种创作技法,而是一种“声音观”。二是“和声-音色”理论。缪哈伊在这里所指的和声已经不再是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或者纵向叠加,而是指在感知角度以及频率层面,将音乐中传统的“和声”与“音色”糅合成阈限的两个方面。
对于杰拉尔·格里塞的创作观念,杨老师将其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声音的差异”理论。与缪哈伊不同的是,格里塞在强调整合所有种类的声音时,更注重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差异,并且要从听觉感知的角度来处理声音间的差异。随后杨老师以格里塞的作品《泛音》为例,通过对作品不同频谱片段泛音的选择、泛音内容的对比、泛音的设计这些基本声音材料入手,分析格里塞是如何通过整合声音、设置语境,来避免声音的“等级化”和“平均化”。二是“乐器合成”理论。在格里塞看来,乐器合成的整体声音内部,由于阈限的不同,形成的是一种音色,而不是和弦。基于这个概念,格里塞运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在音乐中,一种声音与另一种声音的区别,就像彩虹中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的区别,是色度的逐渐变化,而不是两种不同颜色的界限之分。随后杨老师以格里塞的中提琴独奏《序曲》为例,从中剖析出音乐从简单旋律到复杂音响形态的转化过程。
最后,杨老师总结道:频谱乐派的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声音聚合时所产生的能量,以及声音在渐变过程中的变化。与传统音乐创作不同,频谱乐派并不以具体和声或声音的简单组合为核心目标。相反,他们更关注声音的频谱特性和谐波结构,试图通过对声音微观细节的探索和处理,揭示出声音本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种方法不仅使音乐更加具有层次感和动态变化,还能带给听众一种全新的、深刻的听觉体验。频谱乐派通过这种独特的声音处理方式,开创了音乐创作的全新领域,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性。
撰稿:李弦歌
指导教师:郭三刚
2024.6.16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