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集团新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

  华乐研讨

News Information

中国琴学系列讲座综述之一 王建欣教授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

发布日期:2023/3/18 14:25:58     作者: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
浏览量

琴学讲座王建欣.jpg



一、主讲人简介

王建欣,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我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天津音乐学院),第一位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方向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其洞箫、古埙的演奏,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曾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主编《音乐欣赏》(“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讲座综述

12月21日晚,由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琴学系列讲座”在线上拉开了帷幕。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王建欣教授为全国500多名古琴专业师生以及古琴爱好者带来了学术讲座——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此次讲座由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曾成伟教授主持。

王建欣教授从高罗佩的生平、学术成就、个人轶事、诗词书法等方面,配合珍贵的历史照片与文本资料,深入浅出地梳理了汉学家高罗佩的中国缘与古琴缘。

1、高罗佩的早年生平

荷兰学者高罗佩(1910—1967),一位传奇性人物,职业是外交官,193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荷兰外交界供职,在长达30多年的外交官生涯里,先后供职于荷兰驻东京、重庆、南京、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吉隆坡的领事机构。他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及的学术研究对象,还强烈向往古时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方式,努力学习他们所擅长的艺术,如书法、篆刻、绘画、鼓琴等。

可能由于他童年时光是跟随父亲(海军军官)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度过,他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伴随终生。1930年在荷兰莱顿大学选择汉学专业.1934年以一篇论及中国12世纪米芾有关砚的论说的文章获得了东方研究硕士学位。

高罗佩的夫人水世芳为张之洞外孙女,其父水钧韶早年也是一名外交官,适逢燕京、清华大学因战事关闭,水世芳肄业于西南联大前身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在齐鲁大学修完历史社会学学位,之后进入设在重庆的荷兰大使馆工作,1943年与高罗佩结婚。

2.高罗佩的文学创作

高罗佩在世界汉学界的显赫地位,应该说是由于他创作的中国古代探案推理小说《狄公案》而奠定的,这一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甚至连中国的读者也想不到《狄公案》是由一位真正的外国人用英文所写。《铜钟案》、《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四漆屏》、《湖中案》等,构成了高罗佩“狄仁杰系列大全”,包括15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全书约130万汉字,并亲手绘制了古色古香的插图。除了探案,书中还广泛涉及唐代的司法、政治、行政、吏治、外交、军事、工商、教育、文化、宗教、民情、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全书以仿宋元话本体裁写成,在世界汉学著作中独一无二。《狄公案》全世界有中、日、法、德、西、包括瑞典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小语种29种译本。

高罗佩话本《狄公案》的创作初衷——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引导西方人走出对中国的隔膜、陌生和无知,同时也让广大中国读者重新认识了狄仁杰,既符合西方的审美标准,也契合了高罗佩心目中的中国传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青天大老爷的形象。

王建欣教授认为,作为外交官的高罗佩不仅写小说,书法、篆刻、古文、写诗填词、弹琴,他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绝不是外国人的“玩票”,他能在重庆、上海、北平等地与文化界名流相唱和、切磋,不仅仅是由于外交官身份,更是由于他在诗、书、画、印、琴方面的水准。

3.高罗佩的汉学研究

高罗佩的学术研究以广泛且严谨著称。研究对象的选择多以个人的偏好为出发点,而不是紧跟学术时尚,他写出了大量极富独创性的研究专著。

1951年东京出版《秘戏图考》,1961年荷兰出版《中国古代房内考》。因在日本出版《狄公案》,要求对书进行配图,高罗佩遂搜集资料、研究,触类旁通出版了《秘戏图考》和《中国古代房内考》。

1958年用英文出版了《中国绘画鉴赏》,全书近600页,插图160幅,书末附有42种中、日纸张样品。他充分了解了绘画介质,笔墨纸砚的不同与纸张质地、颜料的关系,让世人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中国的绘画。

1967年在莱顿出版了专著《长臂猿考》,书中还包括一张录有猿啼的唱片。他从中国的文学作品发现中国人对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性记录,触动他深入研究猿猴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最终这本专著以动物学的专业研究出现在大众视野。

4.高罗佩的英文专著《琴道》

1940年在日本东京上智大学出版的英文专著《琴道》,花费了高罗佩大量心血。此书旁征博引,将多种琴学著述及文学、美术中涉及古琴的资料精心译成英文,并详加注释。出版至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琴学研究的权威之作。这本专著还成就了他的两个作品《嵇康及其琴赋》(东京,1941年)、《东皋禅师集刊》(重庆,1944)。

《琴道》共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古琴音乐的特征,与文人的特殊关系及琴在古代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第二章“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围绕《乐记》讲述音乐与宇宙、自然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第三章“琴学研究”,梳理了古今琴学资料,介绍了有关古琴起源与特征的诸家代表性说法;另设一节“琴人的性情和修养”,从琴童、琴室、琴社讲到文人于静室高斋或春花秋月下焚香鼓琴的美好意象。第四章“琴曲的含义”,首先从音乐学角度分析了“琴调”;然后将琴曲的内容概括为五个类型(道、儒、文学作品、大自然、文人生活)分别加以论述。第五章“象征”,分别从“琴制、琴名、琴声、指法的象征意义”来认识古琴蕴含的深意。第六章“关联”,详细分析琴与鹤、梅、松、剑等中国传统元素的关联。第七章,“结论”。附录四个:西方琴学文献、中国琴学文献、古琴——古董,中国古琴在日本。最后这个附录至今仍是学术界认识中日琴学关系的重要文献。


此外,王建欣教授认为高罗佩研究古琴的视野专业而深刻:首先,高罗佩具备音乐学的视野。高罗佩关注古琴最早是从文化角度入手,比如他与著名的乐器分类学家萨克斯就选取哪一个英文单词作为中国的“琴”字,高氏坚持用Lute,而萨克斯建议用Psaltery。高写道:“选择用Lute翻译琴,更能向读者表达有关古琴和古琴音乐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的信息,因为西方人习惯把Lute一词与诗歌和高雅的志趣联系一起,它可以充分显示古琴的环境氛围;而Psaltery这个词暗示了一件许多世纪前就宣告灭亡的乐器。出于这些原因,我还是喜欢用Lute来翻译古琴,优先考虑这件乐器的内在意义而不是外部形态。”

其次,高罗佩拥有严格的学术训练。高罗佩所接受的学术训练加之独特的经历、睿智的眼光,使得看问题一针见血。比如我们今天的音乐理论界还在纠缠的所谓“文人琴、“艺人琴”问题,他早有高论:“古琴为中国文人常备随身之物,古琴音乐代表了中国音乐的顶峰。但是若想熟练演奏古琴必须进行多年练习和堪任其职的老师指导,文人少有闲暇投入时间,但将琴作为一件古董赏玩却是每个文人可以做到的。”

最后,高罗佩有着丰富的文献积累。高罗佩搜罗文献不遗余力,仰仗着良好的学术素养,从故纸堆里、全世界的书肆、古物店中淘宝。王建欣教授认为,高罗佩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琴音乐艺术)的痴迷和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份情感,出于他严谨的学术研究。因此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音乐充满信心,并坚信中国传统文化总有一天会重振雄风、东山再起。高罗佩道:“昔日琴人生活的环境,必定很快就将成为过去——与之一同消逝的,还有那么多往日中国人生活中令人着迷的事物。但是,就古琴音乐本身而言,它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通过此次讲座,使得听众更加对高罗佩这一20世纪西方汉学界的重要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提问环节,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学生冯一倩提问:《琴道》作为一本英语作品,王建欣老师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语言上的障碍,是如何解决的。

王建欣老师回应到:“中国古代的专门词汇翻译外文很难,高罗佩本身是用英文撰写《琴道》这本书,包括古琴的方方面面,他只要认为没把握的地方,为了更加严谨,就都把中文附上了,所以我们在翻译成中文时,几乎不存在找相应的中文词的问题,反倒是我们惊叹于高罗佩高超的英文表达能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意。”


文案:王婷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3522集团的新网站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