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光祈研究”走出国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0/9 17:35:00
浏览量次
10月3日至5日,由德国波恩东亚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使者——东亚学者研讨会”(The strange sound yesterday and today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德国波恩召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德国、美国、荷兰、英国、新西兰、中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专家、学者。我校王光祈研究中心秘书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赵崇华教授作为唯一一位受主办方邀请的大陆专家,参加了此次为期三天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准备此次学术会议,赵崇华教授向大会提交了12000字的学术论文,并于10月4日下午做了题为《王光祈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Wang Guangqi and Music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的45分钟大会发言,与参会的中外专家进行了15分钟的问答互动。参加研讨会的其它三位华人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黄均人副教授、辅仁大学天主教学术研究中心的洪力行研究员、昆曲专家韩昌云分别作了题为《史惟亮:台湾进入音乐全球化世界的开始》(Shih Wei-Liang: Taiwan’s start into the globalized world of music)、《奇妙的中国宗教音乐:吴历的天乐正音谱研究》(The Curious but Wondrous Sound of Chinese Scared Music: On Tianyue Zhengyin Pu by Wu Li)、《昆曲音乐之美—从<天乐正音谱>的重新制谱谈汉语腔调与音乐的相结合》(The Art of Kunqu: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ianyue zhengyin pu to the Fusion of Chinese Prosody and Music)的专题发言。此外,来自美国、德国、新西兰的专家和学者Prof. Dr. Francois Picard、Dr. Herbert Hopfgartner、Dr. Hongyu GONG分别做的主题发言《Religion and Music in China: Synthetic or Hybrid》、《Der Klang des Dao Phanomen einer, stillen Musik’ in der daoistischen Philosohpie sowie ihre Korrespondezen in der bendlandischen Musikasthetik》、《WANG Guangqi(1892-1936)’s Contribution to,and Influence on,Sino-German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the 1920s and 1930s.》(王光祈在1920—1930年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和影响),也颇有特色和深度。
与会期间,我校王光祈研究中心与波恩大学、科隆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赵崇华教授就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青年教师的进修、访学及学生的互访活动等与上述学校的专家、教授达成共识,并在一些领域共同进行学术研究达成合作意向。此次东亚学者高端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我校王光祈研究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一次难得的机会,是“王学”研究的又一次提升。不仅拓宽了“王学”研究的发展道路,也深化了“王学”研究的内涵。艺术学理论系的两名在读研究生随同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光祈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和音乐理论家,1934年以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被誉为我国音乐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校的王光祈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十多年来已成为川音重要的、有成就的学术研究领域。我校多次举办的全国性王光祈学术研讨会及王光祈研究论文集的出版,显示了王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大型文献资料——《王光祈文集》的编辑出版、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表明了我校在王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国内研究的高水平。2012年,四川音乐学院“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我校王光祈研究的又一重要举措。王光祈研究中心汇集了众多研究者,为新研究开启了新起点,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