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系举办第14届“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暨学术系列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11 15:59:00
浏览量次
12月3日—18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举办大型学术季——2018中国•成都第14届“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暨学术系列活动。这场为期近两周的学术活动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即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和9场高规格学术讲座。
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共收到来自中国、中国香港、美国、德国、俄罗斯、爱尔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6部参赛作品。本届赛事评委会主席由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文琛担任,由上海音乐学院温德青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金平教授,四川音乐学院林戈尔教授、宋名筑教授、杨晓忠教授、郭元教授等组成评委会,经过两轮的认真评选,比赛最终评出6部获得等次奖的作品以及6部获得优秀奖的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赵泽明的作品《双声》摘得本届作曲比赛的桂冠;中央音乐学院王毅涵的作品《相似物》和日本里昂音乐学院山本哲也的《Etude d’alterne’》获得二等奖;香港中文大学张传昊的作品《降临》、中央音乐学院李玥锦的《逆响》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陈宇晟的作品《唐韵三阕》获得三等奖。此外,上海音乐学院刘子维的《hourglass(沙漏)》、武汉音乐学院姚雨霁的《光衍》、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okmin Mun的《谁在敲我的门?》、中央音乐学院姚远的《池上双鸟》、美国爱荷华大学李文心的《窗外》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帕特里克•弗里尔的《No Plough Stops》6部作品分别获得优秀奖。
从题材和编制上看,本届获奖作品均具有“多元化”的创作特点。如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双声》,该作品标题蕴含“双生”及“双声”之意,即两组演奏家(笛、琵琶、二胡)拥有相同的编制组合和织体形态,却在细微的调式和音型上有所差别。作曲家通过营造两组三重奏使音乐具有对抗与合作交替进行的独特音乐气质。二等奖作品《相似物》采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编制,记录了作曲家对弦乐器及弦乐器音响的粗线学习、研究和理解;获得三等奖的作品《逆响》则以一种反向思维模式——“无倒影则无景,无回响则无声”为创作题材,选用了同为弦乐器的古琴与西方弦乐器进行四重奏,形成中西方声音的对话。
作为本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9场高规格的学术讲座为全院师生带来了思维的碰撞与冲击。
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作曲家、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主席皮特•斯温纳(Peter Swinnen)教授在梧桐楼三楼学术厅带来题为《现今比利时的音乐创作——从国际现代音乐联盟的历史角度来看》的精彩讲座。讲座中,皮特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现代音乐联盟的基本情况。该组织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办“世界新音乐节”,促进当代新音乐的创作和演出,在过去的90多年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国际乐坛的优秀作曲大师。紧接着皮特教授以自己在不同时期创作的5首作品为例,介绍了现代音乐在比利时的发展。皮特教授还对作曲系学生作品进行了指导。教授以深入浅出、富有活力、极具幽默的讲解让在场师生获益匪浅。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访问学者龚晓婷带来了三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第一场讲座题为《德彪西24首前奏曲分析概述》,对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的风格特征、和声语言和音乐形态进行了图文并茂、谱例与音响紧密结合的分析;第二场讲座以《新而不怪•美而不俗——我近年的创作美学观》为题,龚晓婷教授介绍了她近年来创作的钢琴套曲《淡彩五帧》、女高音独唱《秋江》、交响序曲《半城春色》及声乐协奏曲《丁香百合》等,在轻松愉快的互动式讲述中传递了她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倾向;在第三场讲座《谈谈复调学习与写作的相关问题》中,龚晓婷教授和郭龙教授向师生们分享了中央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两所院校针对复调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内容,简要地讲述了复调音乐的发展史,并强调了作曲四大件学习在实际创作中的重要性。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展开了题为《二十世纪音乐节奏——若干问题及分析》的精彩讲座,主要从“传统节奏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和“二十世纪音乐节奏的风格分类”这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电子音乐中心主任金平教授带来了题为《巴托克音乐理论的核心构造》的讲座。讲座中,金平教授围绕巴托克的轴心系统的产生、意义、用法展开讲解,并以巴托克的两部代表作《双钢琴打击乐奏鸣曲》和《为弦乐、打击乐、钢片琴所作的音乐》为例,向听众介绍了轴心系统、斐波拉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等理论在其作品中的应用。
上海音乐学院温德青教授的讲座《音乐的瞬间转换——以我的<痕迹>与<泼墨>系列创作为例》在梧桐楼三楼学术厅举行。温德青教授首先说明本次讲座的内容是音乐的瞬间转换。这种转换来自于对时间概念的把控,对节奏、织体和时间结构的关注。温教授介绍了他的《痕迹》与《泼墨》系列作品。他讲道,他的作曲技术大多来自西方,创作灵感则来自于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的泼墨技术,形成了他在结构、旋律、和声、织体、配器和音响等方面与己、与众、与中西传统音乐、与中西现代音乐都有所不同的音乐样式。
本次系列学术活动的最后一场讲座由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刘琨博士主讲,她以《技法、观念与思维——凯娅•萨莉亚霍音乐语言研究》为题给师生带来了细致而生动的讲解。讲座首先从萨莉亚霍的生平、创作成就及创作轨迹三方面引入,进而谈到萨莉亚霍近年来的创作特征,一是与演奏家们的合作更为密切,创作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作品;二是注重作品标题的文学性以及对乐谱上各种表情术语的详尽标记,使其作品不再是抽象的音响展现,而成为连接作曲家与听众之间思想、想象和情感表达上的桥梁。刘琨博士分别从视觉(萨莉亚霍作品《睡莲》《秘密花园》)、听觉(《静物》)以及感觉(《远方的爱》《圣杯剧院》)三方面介绍多元文化内涵在萨莉亚霍作品中的体现,又举例《光之拱》《猎户座》和《面向炽白》等作品介绍了萨莉亚霍作品的音高组织方式。
“阳光杯”系列活动以比赛为契机,邀请该领域优秀的教授、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学与交流,在带来新创作理念、新理论观点,传递多元化新声音的同时,也启发、推动着创作、科研的进一步提高,展示着新音乐欣欣向荣的创造力和源源不断的思维碰撞与观念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