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集团新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作曲系
  
作曲系
     News

2023成都当代音乐周|论文征集评选•复评入围宣讲会(一)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3/11/20 11:12:37   


2023年11月13日上午9:00,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2023年成都当代音乐周,论文征集评选·复评入围宣讲会的第一场宣讲会如期在四川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智慧教室举行。首场宣讲会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副系主任杨华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河南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八位杰出的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在首场宣讲会中,共有八篇论文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作曲技术研究、作曲理论创新等多个领域,学者们分享并展示了各自在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第一位是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朱源,他的宣讲题目为《多元 控制 建构——贾达群〈随想曲·梨园竹调〉中材料表达特征之探赜》。《随想曲·梨园竹调》是由作曲家贾达群创作的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中的第二首,以昆曲元素为核心要素。其认为,“多元”体现于三个方面:主旨材料的多元呈示、材料中内核元素的多元表达以及材料音高组织思维的多元生成。而“控制”方面则涉及材料的变化发展。至于“建构”,其通过构建图形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作品中的材料建模过程,旨在探究材料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作者总结其研究的重要导向,即“元素材料的全局统摄力”,包括了材料设定(核心形象元素的植入)、核心元素的渗透与转移、构建多维要素的结构力生成路径以及多维多态结构形式的构成四个方面。并最终反思当代音乐作品分析之效能的问题,涉及“分析工具的选择”和“分析目的倾向”。

 

第二位武汉音乐学院张震的宣讲题目为《从勋伯格<华沙幸存者>(Op.46)看音级集合“相似性S型关系”》。文章第一部分是对该理论的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则是作品研究的理论实践。“S型”关系指集合族的任一成员与其余成员之间通过不变音级的数量所体现出的相似性关系,具体表现为S1、S2一直到S6关系,S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不同音级的数量,即相似度呈现出由大到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拓展出“S*关系(S*relationship)”,即“S型”关系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体现在声部的密切关系上。通过集合原理论的分析方法,作者发现《华沙幸存者》的主题由完整的12音组成,其中集合6-15在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占据近2/3的篇幅。为此,作者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集合6-15音级相似性S型关系在全曲中的布局情况。

 

第三位沈阳音乐学院张宝华宣讲的题目为《论秦文琛乐队作品中的速度对位及表现意义》。该文围绕作曲家秦文琛八部大型乐队作品中有关速度对位的确定速度与非确定速度、速度对位的本质及技术特征以及速度对位的表现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尽管速度对位本质上属于复调范畴下的对位技法,但由于不同作品追求不同的艺术效果和音响要求,作曲家采用了多种处理方式。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技术特征进行概括,并为后续论述速度对位的表现意义提供理论支持。作者通过对速度对位、复节奏对位、音色对位、非确定速度对位中的偶然节奏对位等方面的具体作品片段进行分析,展示了相关技术特征。其认为,秦文琛在作品中敏锐地捕捉到了速度对位中的“非确定性速度”这一关键因素,并在非确定性速度对位的处理上,很好地将中国民间音乐中的自由节奏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在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二者中,进行游刃有余的“时空穿梭”。

 

第四位河南大学成晓东发言的题目为《二音对几何空间构建及分析应用》。文章中包含了作者精心设计的各种几何图形,反映了丰富的音高关系。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音乐理论家Dmitri Tymoczko(提莫志克)及其提出的“音乐几何学”理论。该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视角,旨在重新解释西方传统调性音乐。在这一理论框架中,音程、和弦、音阶等音乐元素以几何空间的形式呈现,直观展示了各声部之间的有效进行和和声一致性。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二音对几何空间的构建”中,作者强调了二维空间的概念,从而推导出二音对音高空间。论文以巴托克的《减五度》为例,采用乐句为研究对象进行截断分析。通过将每个乐句放置在二音对音高空间中,借助图形之间的演变和联系,探讨在同一音乐作品中重复性乐句和对比型乐句的几何观念。

 

第五位武汉音乐学院马瑞浩的题目为《法·势·合——梁雷<笔法>复调技法与思维探赜》。“法”为复调技法,“势”为书法中的体态形式,“合”是音乐与书法在结构和思维之间的相互结合。文章紧密围绕着这三个主题展开。受潘天寿和黄宾虹两位书法家作品的启发,作曲家首次提出了“单音复调”技法,并将其运用于“笔墨”系列作品中。“单音复调”单个音在不同声部之间的时间差模仿,通过变换不同的乐器组,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使音乐织体变得丰富作者还对复调技法中的其他技巧进行了具体的谱例分析和解释,包括“音乐形态模仿”、“音色对位”和“节奏重音错位”等。此外,作者还从基础笔画元素如“横、竖、点、折、撇”等方面,寻找与音乐作品的密切联系。通过将书法的艺术动态结合到音乐的韵律中,揭示了作品的审美趣味。从书法中的笔势、体势、气势等方面,找到与音乐要素和音乐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六位四川音乐学院周姝的宣讲题目是《古蜀文明的音、声、形之描绘——管弦乐作品<金声玉笛·纵目>的音乐分析》。该文从形”之意象、“音”之特色与“声”之概念三个角度出发对作品《金声玉笛》进行分析,全方位地呈现出作曲家对古蜀文明的瑰丽想象与细致描绘。关于形”之意象,作曲家通过设计个性化的音乐主题进而实现了对具像化音乐形象的塑造。其作品在主题构造上的特征有:同一主题的多样化音乐形象;主题材料的多维因素并置;主题材料的多样化运动形态。音”之特色则聚焦于作品的音高呈示与和声语汇,它们一同对作品整体音响氛围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声”之概念则致力于对作品的音色及音响的研究,同时作者注意到,其他音乐要素,如节奏、织体等也对“声”概念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作者从对“神秘”音响氛围的塑造、对“金声”的想象,以及对“水”意象的描摹三个方面论述作曲家在诠释“声”概念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与技术手段,以从声音的角度解读该作品所呈现出的五彩斑斓的交响世界。《金声玉笛•纵目》在古与今、中与西,民族与世界之间寻找到了创作的交汇点,并在“音”“声”“形”的完美融合中探寻那消失已久的古蜀秘境与远古遗音。

 

第七位上海音乐学院袁东亚的题目是《沈叶〈戏影III·秋江放棹〉声音组织与结构形态探究》。该曲汇集了中国传统、朝鲜族和西方乐器,融入了苏轼的古诗,通过独特的音响呈现了深远而广阔的意境。文章从《秋江放棹》中的乐器音色布局、音色音响形态以及整体结构与曲体特征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作者利用频谱图和频响图对大笒、伽倻琴、二泉胡等乐器及其类似音色的乐器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作品中乐器音色的特殊配置。文章从同质化音色融合、异质音色的同质化处理、异质化音色的对比、同质音色的异质化处理以及各段落控制下的整体音色布局等方面对其音色音响形态进行了全面解读。第三部分论文重点关注了作品的整体结构特征,即二分与三分元素的结合,通过全曲频谱图展示了每个乐章都隐藏着二分结构。

 

最后一位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李天然,她的宣讲题目是《奥利维尔纳森<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兼论纳森作品中多风格技法的融合》。这篇文章将作品中重要的四音动机(0146)为线索,通过分别研究序列技术和调性思维在各结构层面中所起的作用,从两种写作思维的并存与调和中总结出纳森的创作特征。由此,作者提出三个核心问题:21世纪早已不是序列音乐的时代,但纳森在这部作品中依然坚持了序列传统,那么其中序列技术的运用特征是什么?在音高组织中,作曲家运用序列技术的同时还明确建立了调主音,那么在原本“反中心”的序列写法背景下,调性思维是怎样成型的?作曲家如何调和了序列技术和调性思维这两个因素间的冲突,形成了音乐的独特性?在其看来,纳森的序列思维体现在充分挖掘全音程四音列的潜力上,延续了序列音乐从简练的音高动机中产生多样音高材料的传统,同时并未过于偏重于数理逻辑。调式调性思维方面,纳森在保留调中心音的同时,调性听觉的生成过程与他共性写作时期有所不同,为其音乐语言增添了一份节制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场宣讲会为整个复评入围过程揭开序幕,各位学者之间的激烈学术竞争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活力。在这场丰富多彩的学术角逐中,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交流,为与会者提供了崭新的学术思考。这次宣讲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知识碰撞与启迪的盛会。

 

                               撰稿人:喻小平

                                 审订:刘鹏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3522集团的新网站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
Baidu
sogou